防不勝防的侵權控訴,跨境電商賣家要如何應對?
從指尖陀螺等爆款產品再到近期的GBC事件,賣家或是遇到海外律所的釣魚執法,或是打擦邊球后的東窗事發,防不勝防的侵權訴訟著實讓人頭疼。如何降低產品侵權的概率,遭遇侵權訴訟后賣家又該如何應對?亞速商標負責人Faith給出了最專業的回答。
被訴侵權,積極應對
跨境電商賣家被控侵權,主要有平臺上直接被投訴、收到律師信、收到法院的傳票、貨物在海關被扣這四種情形,而這其中在平臺上被投訴又是最多。對此,Faith表示,賣家在被控侵權后,千萬不要亂了陣腳,首先要去了解三件事:
1.作出判斷,自己的產品是否真的侵權;
2.了解平臺的規則——對于侵權產品的整改政策,比如什么時候會下架、刪除,因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3.了解侵權投訴的提出方是誰,并了解對方提出的知識產權的法律狀態。
如果產品確實有侵權的嫌疑,根據平臺規則賣家最好先將其下架、整改或刪除,避免此后產生更嚴重的后果,然后再與對方進行協商和解。和解方式也有很多種,非風險代理情況下獲取提出方的經銷權、許可轉讓等權利也非常常見,最壞的情況則是確定同意對方的索賠,協商具體賠付的金額,簽署相應的合同并付費,這個處理的周期一般在1-2個月左右。
如果產品不存在侵權的情況,平臺上直接出具不侵權知識產權報告,將證據收集并提交。值得注意的是,在亞馬遜上處理此類情況,初次處理的完整性至為重要。“以亞馬遜為例,如果在平臺被投訴侵權,消極處理或者在處理時不能夠清晰闡述不侵權的理由并提供證據,后期如果遇到相同的問題,平臺方處理的積極性可能就不會很高了,所以賣家最好積極對待每一次侵權投訴,也有利于好的處理的結果。”Faith講道。
未雨綢繆,主動預防
如何規避被訴侵權?一方面,在選品方面要忌打擦邊球;另一方面,申請的商標和品牌要在海關備案。
以近期GBC事件為例,被投訴比較多的就是Levi’s的口袋和寶格麗的格子,很多都是服飾相關的細節。
“可能兩件牛仔褲并沒有什么相似之處,但是Levi’s 的口袋有申請過知識產權,這時對方投訴就有據可依,這也是比較難以維權的情況。所以賣家在選品上,一定要避免使用一些品牌較為明顯特征,尤其是市面上常見的大品牌,帶有明顯的品牌辨識特點的細節。”
另一方面,賣家在注冊了商標、品牌后,要盡早去海關備案。跨境的交易,產品一定會經過海關,如果賣家的商標已經在海關注冊備案的話,所有進入海關存在侵犯其知識產權的產品,都會被海關扣下來,這也是預防“被侵權”比較有效的方式。同時,這種海關的備案價格比較低,是中小賣家可以接受的范圍。
除此之外,Faith提醒跨境電商賣家,在注冊商標時,盡量用公司的名義注冊而非個人。因為海外不少流氓律所,會經常性的大面積撒網釣魚執法去敲詐中國的賣家,如果賣家的商標是以個人的名義申請的話,他們勝算較大,賣家也會比較容易成為其釣魚的目標。如果賣家是以公司的名義注冊,注冊資金較高,注冊的時間也比較久,他們可能就會因為賣家具備一定的‘實力’而放棄掉,賣家被投訴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大部分海外流氓律所的投訴,都是一個試探性的過程,如果賣家在第一次、第二次能夠比較有技巧的處理好這類投訴的話,他們可能就會選擇放棄,轉移到其他的看起來更弱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