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聞社網站7月12日刊載題為《全世界20億噸垃圾的問題越來越嚴峻》的報道稱,今年5月,在馬來西亞的巴生港,一個裝運垃圾的集裝箱里飄出惡臭,環境部長楊美盈對記者說,她將把這些生蛆的垃圾送回。
彭博新聞社網站7月12日刊載題為《全世界20億噸垃圾的問題越來越嚴峻》的報道稱,今年5月,在馬來西亞的巴生港,一個裝運垃圾的集裝箱里飄出惡臭,環境部長楊美盈對記者說,她將把這些生蛆的垃圾送回。
報道稱,楊美盈的話代表了在整個東南亞地區蔓延的一種擔憂,引發媒體就富國傾倒垃圾而展開的大討論。
據綠色和平組織的統計,去年1月至11月,共有580萬噸垃圾出口,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和德國。
現在,亞洲各國政府都在對進口垃圾說不。隨著抵港的垃圾越來越多,這些進口垃圾的國家面臨著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即很難回收。
報道援引新加坡一家粉碎塑料垃圾的公司經理托馬斯·王(音)的話說:“通常,一批垃圾的70%可以進行處理。”他說,污染的垃圾則被送到焚燒廠和垃圾填埋場,但一些回收商會“隨便找個角落燒掉”。
隨著東南亞不再接受垃圾,王先生表示,企業將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我認為下一個地方就是非洲。”
但社交媒體確保發展中國家和出口垃圾的富裕國家的公眾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對各國而言,這個信息是明確的: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
報道介紹,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人類在2016年制造了20.1億噸的固體垃圾,2050年將上升到34億噸。
解決辦法可能在于新科技和社會行為的改變,從而減少甚至消除對垃圾填埋場和焚化爐的需求。
企業可利用垃圾堆中有機廢物分解產生的甲烷氣體。泰國人沙倫正在泰國一個垃圾填埋場旁建造一家5兆瓦發電廠。他說:“我們正在抽出甲烷,利用它發電。”
報道稱,垃圾焚燒后可以發電,但將剩余的粉塵填埋造島很昂貴。二惡英以及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其他廢氣需要用靜電集塵器和石灰粉進行處理,仍會產生溫室氣體。
垃圾分類可能是一個令人不快的工作,但科技正日益實現分揀工作的自動化并使其更有效率。
報道稱,赫爾辛基的ZEN機器人公司已經研發出可以從垃圾傳送帶上抓取木材和金屬的機器人。瑞典的垃圾分揀公司NSR公司利用近紅外光束識別出垃圾帶上的不同類型塑料,噴射氣流去除了塑料物品,留下的不可回收包裝和有機廢物則被運到焚化廠生產電力。
來源:參考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