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Lazada的推動是好是壞?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導致亞洲各地的商場人滿為患。除了起初幾周消費者把超市里的衛生紙、方便面和大米搶購一空外,大多數人都避開了擁擠的地方,推遲了非必需品的購買。
除了商務旅行的放緩,旅游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根據新加坡旅游局(STB)的數據,受COVID-19病毒疫情的影響,今年到新加坡旅游的人數預計將減少25%至30%。
疫情確實會對零售業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對高度依賴旅游收入的國家。在零售商要求降低租金的壓力下,Capitaland集團等購物中心業主將在2020年3月底為主要位于市中心購物區受影響的租戶提供20%至30%的租金減免。
在馬來西亞,零售商在看到銷售額下降多達50%之后,鼓勵購物中心老板給他們 30%至50%的租金回扣。菲律賓旅游部宣布,全國購物中心商場銷售將推遲,日期另行通知。原本定于2020年3月1日(周日)開始。
疫情加速零售電商取代傳統購物模式
與傳統零售所面臨的低迷局面相反,電子商務在此次病毒爆發中受益,因為人們現在轉向在線雜貨平臺購買日常必需品。
例如,家樂福(Carrefour)報告稱,在中國農歷新年期間,蔬菜發貨量同比增長600%,而京東(JD.com)僅在2020年2月的頭10天,在線購物雜貨銷售額就增長215%,達到1.5萬噸。
這種行為模式類似于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對購買行為的影響。SARS刺激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樣地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它將推動傳統的以商店為基礎的銷售向數字化和全渠道零售的快速轉變。
當非典爆發時,它幫助加速了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2004年,非典型肺炎迫使京東開始在網上銷售產品,現在其是中國較大的網上零售商之一。
SARS催生了線下到線上商業模式、阿里巴巴和淘寶迅猛發展,這次疫情也將進一步倒逼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加快重塑行業生態。
就像SARS一樣,COVID-19疫情的爆發會導致消費者將他們的購買轉移到網上,隨著COVID-19傳播的全球化,其影響將會更加深遠。那么,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零售商和購物中心能做些什么以保持收入的增長和相關性呢?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院長Esther Ho在《新加坡海峽時報》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將是實體店銷售。這可能會促使零售商認真考慮轉向網絡,尤其是在有成功經驗要分享的情況下。”
這類成功故事的例子包括Iuiga(新加坡本土的生活類產品自營電商平臺),其報告稱,盡管由于COVID-19的原因,它們在購物中心實體店的銷售額大幅下降,但它們的在線銷售額卻出現了激增。
過去10年,大多數知名零售商已開始進軍電子商務,作為他們整體渠道戰略的一部分,無論是作為品牌在線商店,還是作為現有在線市場的一部分,如eBay、亞馬遜、Lazada、Qoo10。
更多的公司可以利用這種消費者行為的改變推動他們的數字轉型,確保即使在當前困難時期,也能夠讓顧客接觸到他們。
購物中心能做些什么以保持相關性?
受COVID-19病毒的影響,購物中心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作為房東,確保租客的生存直接影響到利潤,租客越少意味著收的租金就越少。如果租金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租戶在他們商場里的店鋪所產生的銷售額百分比,那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在這段時間里,很難吸引消費者走進購物中心并維持商場的正常人流量。
零售商們已經表明,減輕他們商店損失的方法是將他們的業務轉移到網上。購物中心也可以做同樣的事情,讓老顧客繼續在他們喜歡的購物中心購物,但是是作為在線購物市場。
在線市場并不是新興市場,它們在全球范圍內已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事實上,Euromonitor報告稱,2018年亞洲47%的數字商務銷售是通過市場完成的。購物中心本身就是實體市場,實際上它們是實*置上不同供應商的集合。
因此,為了在這個艱難的時代保持相關性,購物中心所有者可以通過在其當前業務模型中添加數字多供應商市場平臺,以購物中心品牌在線市場的形式創建其購物中心的在線版本。
采取“線下到線上”(O2O)的雙重戰略,不僅可以為商場租戶增加新的分銷渠道,還可以緩解實體店的銷售損失。
那些忠實的顧客和經常光顧購物中心的顧客現在將能夠避免在人群中感染病毒,并可以在安全和舒適的環境中到他們喜歡的在線市場購物。
COVID-19病毒正在全球范圍內蔓延,而且還沒有結束的跡象。它的持續影響將導致消費者行為的根本改變,推動電子商務的增長和傳統零售的緩慢消亡。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