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個月前,貝貝網揚言要“搬空保稅倉”、麥樂購推出免稅瘋搶節,更多跨境電商平臺也踩著“稅改”的節點瘋狂清貨促銷,打著“再不買就漲價了!”等等標語千方百計促使消費者趕緊下單。
還記得一個月前,貝貝網揚言要“搬空保稅倉”、麥樂購推出免稅瘋搶節,更多平臺也踩著“稅改”的節點瘋狂清貨促銷,打著“再不買就漲價了!”等等標語千方百計促使消費者趕緊下單。
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可能是海淘領域最后一場大規模的集體狂歡。
5月8日,距離跨境電商稅改新政的正式實施已經“滿月”了。這一個月內,稅改政策有多次的搖擺,就像是一波又一波的退潮,沖刷著海淘創業者們的內心。
稅改帶來的暴風雨
每次關于稅改的消息都會帶著大家坐上好幾回“過山車”。從2015年6月“取消行郵稅”的傳聞、9月稅改內部文件曝光、到今年4月8日稅改正式實施,行郵稅和所有人息息相關,也是被議論最多的問題。
原本稅費低于50元就免征的行郵稅優惠取消了,現在只要你下單,就要看物收稅,化妝品、奶粉的稅收高了,紅酒、香水的稅收倒是有所下降:
這么一來,原本因為價格優勢去海淘奶粉、化妝品的理由似乎不存在了。在稅改剛開始時,還有眾多平臺為稅費買單,包稅促銷的特惠讓我們感受不到它們變貴了;但最近你再下單的時候,就會發現結算時多出了幾十塊的稅收,心理落差可不是包個郵就能解決的。
對于入局海淘的創業者而言是大寫的“囧”。大平臺為了流量可以先燒錢,而那些買手制和鉆空子套利的小玩家們,就又舍不得資金,又套不著用戶了。
大部分人都以為,稅改后價格大幅上漲最先受沖擊的是買家。事實上,受到第一波沖擊的不是消費者,而是大大小小海淘玩家。
一份4月7日21點出臺的“正面清單”細則,直接讓多數海淘玩家在這30天患上了一種叫做“稅改后遺癥”的病。
“20天后,可能這棟樓里就不會有我們公司了。”一位業內人士感慨。稅改讓走保稅模式的海淘公司原有優勢全無,還遇上了“只出不進”的斷貨悲劇。
照稅改規定,沒在正面清單上出現的品類必須走“一般貿易”,提供原本進口商要的一些資質和通關單。焦心得是,要是賣個日韓化妝品、澳洲保健品,還要去備案等個1~4年。
沒有正面清單又沒有通關單?對不起,貨物禁止入保稅區,要么滯留在港口,要么高價入關。數據顯示,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每日出貨單量銳減了16萬,深圳、寧波、杭州等地進口單量都少了六成。
不久前,小紅書鄭州分公司負責人邸阿明透露,他們的鄭州倉庫存只能支持4~6周了,網站上有些商品已經停售。許多平臺同樣面臨危機,為了防止流失,甚至有公司想出了分時段上架、下架爆款來挽留消費者的“餿主意”。
取平臺而代之的是淘寶代購的“復興”。香港銅鑼灣、旺角的水客們,又開始背起麻袋開始他們的“生計”,即使海關的抽查更加嚴苛,也無法阻擋。
海淘的“虛火”
這一次稅改,就像給火了兩年的海淘猛踩一腳急剎車。
當海淘興起的時候,你會發現:錢根本不是問題。尤其是全面爆發的2015年,上半年的公開融資消息就有11起,洋碼頭1月融完1億美元B輪,緊接著5月就拿到了數千萬人民幣的C輪融資。
紅海混戰的大小平臺,燒錢更是來得夸張,比起曾經那些出行大戰、O2O大戰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你是個買過紙尿褲的海淘老手,肯定不會忘記2015年3月蜜芽動輒數億元補貼的“紙尿褲瘋搶節”。
“虛火”旺盛。海淘玩家們還提出了一個“紙尿褲指數”,以日本花王紙尿褲的售賣情況,來衡量一個海淘公司是否火爆。
為了打造爆品、引入巨大的流量、做大GMV,某些跨境電商平臺一年就可以虧入一千萬,僅用在花王紙尿褲這一個單品上。在殺價紅了眼的時候,每賣出一件成本價150元左右的花王紙尿褲,就要虧損68元。這和當初的洗車平臺殺紅眼時祭出“1元洗車”殺手锏是一個道理。
稅改風暴來了,分分鐘給光顧著跑數據、看起來異常火熱的公司當頭一擊。本以為靠燒錢就能燒出用戶、燒出流量、燒出巨大的市場,沒想到沒補貼用戶就跑路,有流量的不賺錢。當對海淘的投資日趨謹慎,底子不深的海淘玩家們,到處都是問題。
潮水退去了,才知道誰在裸泳。海淘從本質上來說還是電商服務,野蠻生長過后,不管是創業還是投資,必會回歸商業理性,不應只有海淘玩家們得明白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